『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六十七章 温寒(上)[2/2页]
温无病笑道:“郭小友乃半仙之体,外物之力微乎其微。”
他伸手往阁楼处一指,邀客道:“我等备了些粗茶淡饭,咱们上去边吃边聊。”
走到阁楼门口,辛归路才发觉此建筑非比寻常——
虽然上下只有三层,且饱经风霜后,朱漆金粉已然褪色,却依旧飞檐翘角、气势非凡。
内里布置阴阳浑然、三才得当、五行生克俱全。桌椅柜架、花盆鱼缸、雕像挂画,每件摆设看起来都另有深意。屋顶正中镶嵌着五块碗口大的奇石,色分赤、黄、青、白、苍,尽皆温润如玉。
此刻在辛归路的知觉中,这阁楼何止是座法阵?简直如同一头洪荒神兽,已经隐隐有了生息。
窥一斑而见全豹。仰仗祖上留下的雄厚基业,“温寒谷”如今虽然人才零落,旧时气相仍在。
上到二楼,一张长过五丈,宽逾六尺的大桌台映入眼中。再一看,居然是由整棵巨木切成,依纹理走向,四周浮雕着几条青龙。
这桌子实在太大,上面虽摆放了数十个杯盘碗碟,也只占去一角。
落座时又互相客套一番,大家才分宾主坐下。
尽管是早餐,主人也备了酒。除去四荤四素八样蒸碗,还有手把肉和炒羊杂。主食为莜面窝窝,打成卷放在笼屉里蒸熟,沾着牛羊肉汤吃。
辛归路从不饮酒,温无病、温无害等人便也不劝。郭大悟到哪里都不会客气,只顾放开肚量吃喝。
温无病的夫人韩无双是前任掌门韩二先生的女儿,亦是个十分精明能干的女人。见郭大悟喜欢蒸丸子和蒸豆腐泡,便喊表嫂、婶子、大娘等等在后厨忙碌的妇女们再多端一些过来。
辛归路正奇怪,朱老兄曾屡屡提起的金引和关动那两大高手,为何没有在此时此地出现,便听见众人议论,方知他们俩又去了科尔沁大草原,在李空寒道长殒身一带重新搜寻线索。
“温寒谷”地处边关塞上,民风彪悍豪迈,无论男女,大多有些酒量。只是早晨饮酒,实在不易下咽。在座九位东主(七男二女,都是门派核心人物)陪着朱大先生和郭大悟两位客人,浅酌了几杯自酿的村醴后,便停住杯子,开始闲谈起传闻轶事。
辛归路久居国外,对江湖事知之不多,平日里又是个谨言慎行的性子,如今正好做个听众。
将“温寒谷”众人全都仔细观察一遍,他发现座中唯有温无病、韩无双、温无害这三位看起来神气合一、精光内敛,大概已经悟通了“天道”。
再加上山脚下遇见的韩无忌,诺大一个名门古派,仅存四人堪堪能称之为高手,可谓十分衰败了。
话题说到郭大悟身无内力、亦无法察觉到灵气之事——这如今已经不再是个秘密。随着功夫变强,见识增长,他也正在积极寻求破解自身修为内外隔绝的方法。
温无病见识过郭大悟手臂上的筋骨,出言替他分析道:“论起修行正途,大抵都是引阴阳二气入体为先。然后练术法的偏重于五行生克,习武功的则讲究三才配合。郭兄弟以武入境,虽然于天、地两道茫然不解,却把“人”这一道练至了登峰造极之处。日后若能悟通其余二者,必成陆地神仙!”
另一位看起来已有耄耋之年的老翁亦开口道:“郭小友钢筋铁骨,力大无穷,却身量颇瘦,这等奇异天赋,民间自古都有传说,名气最大的当属隋末唐初的李元霸。可这些都是小说家言,读来往往使人发噱。”
此老名为温景辰,与前代掌门韩二先生同辈。虽然他受限于经脉不全,终生未能成就“天人合一”,但胜在博闻强记、见识不凡,故而在“温寒谷”门内极具威望。
郭大悟小时候杂书看得多,自然对这位李元霸的“光辉事迹”耳熟能详——还有他那个相隔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孪生兄弟”李存孝,据说也是个骨瘦如柴的绝世猛汉。
“可要说极大的力气,据我所知,倒还真有过实例!”老翁温景辰正色道。
郭大悟连忙竖起耳朵倾听。
“在我小时候,曾听一位长辈说过……”他转向温无病,“就是你的二姑爷爷……”
“他少年时受过某个高人指点,那人便有掷象之力!他曾亲眼目睹,为救几个杠夫的性命,此人单手就托住了一座七千多斤的石像。更为出奇的是,他自称生于明朝末年,曾在西南一带帮助晋王李定国打仗。后来见天倾难挽,便专心修道去了。”
只听温景辰继续说道:“这位前辈的名声在江湖上虽然不甚响亮,却还是有些人听说过——据说他法号叫做“三易生”,至于其生平事迹是真是假,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三易生……三易…生……”郭大悟低声默念。
朱大先生搜肠刮肚,回忆道:“不错,我有一次也听金引老弟提起过这个名字……好像他的师父四海道人年幼时曾经与其有过一面之缘。若这位前辈当真是明末生人,一直活到民国年间,怕不是得有三百岁?”
众人闻言又感叹了一回。温无病向郭大悟提议道:“敝派有一部《养神卷》,算是个中正平和的粗浅内功法诀。郭兄弟若不嫌弃,可以于闲暇时练习练习,试一试能否在经脉里凝出真气。”
郭大悟起身谢过对方。宾主几人一起喝了杯“结束酒”。喜欢今世异人图之风动神州请大家收藏:
第六十七章 温寒(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