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明破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612章 东亚同盟(二)[2/2页]

    作为炮击型装备专家,只是快速浏览,南云忠一已经感觉精神振奋。一共6种战舰,三种的吨位都符合世界海军条约的规定,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生产。而且在设计的时候,35000吨的战列舰原本设计是410毫米舰炮。而日本海军已经用了10年的410舰炮,真是熟的不能再熟。

    至于巡洋舰与驱逐舰的第一种类型同样如此。从一开始就有充分的冗余。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非常重视雷达。早在一战的时候,英国就研发了一种雷达,用于搜寻德国的飞机以及飞艇。到了1922年,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在持续发展。根据棉签的资料显示,中国海军开发的是搜索型雷达,以及火控雷达两种。可见中国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

    在胡秀山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南云忠一提问了好几个问题,都得到了详细的解释。这让南云忠一愈发感觉中国海军看似没有造舰,实际上在前期准备上非常认真。

    等谈完了这些,何锐打了个手势,秘书们把窗帘拉上,会议室内顷刻就阴暗起来,几个老烟枪们趁机点了烟卷过过瘾。而会议桌另外一头的电影播放机已经开始运行起来。

    电影带画外音,那是关于中国分段造船法的介绍。现在世界造船业都是一个船坞里内只建造一艘船的造船方式。分段造船法是在设计的时候就把船分成数段,甚至是十几段。等建造出来各个分段后,利用巨大的龙门吊将造好的船体分段吊运到船坞内,对其进行焊接,完成整艘船的建造方法。

    日本海军专家们虽然都能理解这种建造模式能够极大的提高船坞使用率,而时间就是金钱,同一时间内的效率越高,造船成本就越低。但是日本海军专家们并没有无条件的感到乐观,非常多的技术难点立刻在他们脑海里冒出来。

    电影拍摄的非常专业,在后半段介绍的是中国在电焊技术上的进步,包括惰性气体焊接,针对不同焊接对象开发的焊锡等技术。尤其是厚钢板焊接以及超厚钢板焊接技术的开发。更令日本海军专家们讶异的是,中国的激光测量仪器的使用。

    现在的日本造船业依旧使用的是欧美的传统造船模式,现在想改都来不及。山本五十六既感慨中国造船业因为没有历史负担,所以能够以采取如此激进的技术路线。又怀疑中国造船业的孱弱,真的能够完成这样的设计么?

    在电影最后一段,中国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让山本呆住了。每秒钟5万次以上的电子管计算机帮助中国的工程师们完成了大量计算,每一个船舶设计的内容在实践之前都进行了日本工程师十倍乃至于数十倍的计算。而后期的跟踪数据收集,也为各种船舶的问题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山本只觉得要么是自己是个傻瓜,要么就是中国船舶工程师们是傻瓜。把纸面工作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超出了想象的极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倒是石原莞尔问道:“请问这么多的电力,中国是怎么提供的?”

    山本五十六当即清醒过来,的确,这是一个大问题。胡秀山平静的答道:“我们在水力丰富的地区建设了计算中心,利用那里的电力进行连续工作。”

    看完电影,再次拉开窗帘,会议上上空已经萦绕着一层烟气。何锐请胡秀山坐下,这才转向日本将官们,“未来中国海军发展的整体情况,我们已经向诸位介绍了。不知诸位还有什么问题么?”

    南云忠一指了指面前厚厚的资料,“何君,请问这个可以拿走么?”

    “当然可以。”何锐看似语气轻松的答道。

    山本五十六心中一阵轻松。这些资料虽然重要,但是单凭这些资料绝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海军装备的真正面目。所谓技术封锁,并不是不让对方看到生产出来的产品,甚至不怎么在意其中的设计思路。所谓魔鬼隐藏在细节中,实际工作中的大量细节才是决定技术发展的关键。如果中国不向日本转让技术,日本就算是比葫芦画瓢,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搞出来中国的造船路线。

    更重要的是,船舶工业投资巨大,对于熟练的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十分依赖。隔行如隔山,日本在摸索中前进,听着很励志。实际上那是数不清的钱打了水漂。

    所以山本五十六轻松的感觉来自于中国方面的坦诚,有了这样的坦诚,才有继续真正合作的基础。想到英米鬼畜们即将遭到的痛击,山本五十六心中十分欢喜。

第612章 东亚同盟(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